说明:
1.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具体合同约定。
2.自本次专利开放许可名录发布之日起既往发布相同专利名录作废,许可费用按此次发布的为准。
3.具体事宜欢迎与我们联系。0871-65223170-18 zhangshu@mail.kib.ac.cn
说明:
1.支付方式为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具体合同约定。
2.自本次专利开放许可名录发布之日起既往发布相同专利名录作废,许可费用按此次发布的为准。
3.具体事宜欢迎与我们联系。0871-65223170-18 zhangshu@mail.kib.ac.cn
| 序号 | 专利号 | 专利名称 | 当前权利人 | 专利类型 | 技术领域 | IPC主分类号 | 许可期限届满日 | 许可费用(万元/年) | 合享价值度 |
|---|---|---|---|---|---|---|---|---|---|
| 1 | CN202110270901.2 | 一种呋喃白坚木碱二聚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1/22 | 2027-07-01 | 10 | 8 |
| 2 | CN202111513524.7 | (+)-Paeoveitol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04 | 2027-07-01 | 6 | 8 |
| 3 | CN202211517276.8 | 牛尾蒿倍半萜内酯A-N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93 | 2027-07-01 | 3 | 8 |
| 4 | CN202210213957.9 | 牛尾蒿内酯A-T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20 | 2027-07-01 | 6 | 9 |
| 5 | CN202210627416.0 | 南牡蒿素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11/96 | 2027-07-01 | 6 | 9 |
| 6 | CN202211527430.X | 蒙古蒿内酯A-F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94 | 2027-07-01 | 6 | 9 |
| 7 | CN202211496095.1 | 白叶蒿内酯A-L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83 | 2027-07-01 | 6 | 9 |
| 8 | CN202210376596.X | 化合物Caffarolide J 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00 | 2027-07-01 | 6 | 9 |
| 9 | CN202211623999.6 | 化合物Caffarolide A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J73/00 | 2027-07-01 | 6 | 8 |
| 10 | CN202211661512.3 | 一种假松茸中生物碱及其提取分离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207/273 | 2027-07-01 | 6 | 9 |
| 11 | CN202310237740.6 | 一种阿朴菲类生物碱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221/18 | 2027-07-01 | 6 | 8 |
| 12 | CN202310262812.2 | 一类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C43/188 | 2028-07-01 | 5 | 9 |
| 13 | CN202310299317.9 | 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和梯棱羊肚菌的种特异性引物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N15/11 | 2027-07-01 | 6 | 8 |
| 14 | CN202310299315.X | 十二种弱寄生蜜环菌通用多态性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15 | CN202310450527.3 | 七妹羊肚菌的SSR微卫星分子标记及其引物组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16 | CN202310450501.9 | 一种梯棱羊肚菌SSR分子标记及其引物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17 | CN202310498383.9 | 魁蒿烯内酯A-F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10 | 2027-07-01 | 6 | 8 |
| 18 | CN202310478607.X | 蒙古蒿素A–K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10 | 2027-07-01 | 3 | 8 |
| 19 | CN202310575536.5 | 黄花蒿醇A-C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11/30 | 2027-07-01 | 6 | 8 |
| 20 | CN202310697232.6 | 化合物Artemeriosides A-F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H15/24 | 2027-07-01 | 3 | 8 |
| 21 | CN202310760146.5 | 红茶中的水解单宁类单体化合物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H13/08 | 2035-07-01 | 6 | 8 |
| 22 | CN202310731324.1 | 咖啡果皮中降糖活性二萜成分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C29/74 | 2027-07-01 | 6 | 8 |
| 23 | CN202310787190.5 | 一种勐腊毛麝香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A61K36/80 | 2028-07-01 | 20 | 8 |
| 24 | CN202310788303.3 | 酸模属植物提取物和化合物及其在制备化妆品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08 | 2035-07-01 | 6 | 8 |
| 25 | CN202310784811.4 | 酸模属植物提取物和活性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H15/203 | 2035-07-01 | 6 | 8 |
| 26 | CN202311059682.9 | 白莲蒿内酯A-U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93 | 2027-07-01 | 3 | 8 |
| 27 | CN202311152143.X | β-三酮-间苯三酚-单萜类杂萜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04 | 2027-07-01 | 6 | 8 |
| 28 | CN202311376722.2 | 一种观赏及生态修复植被钝瓣景天全生活史繁育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22/60 | 2028-07-01 | 2 | 8 |
| 29 | CN202311367837.5 | 一种基于低深度测序估算植物基因组大小和/或重复度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69 | 2027-07-01 | 5 | 8 |
| 30 | CN202311629678.1 | 一种从枳椇子中一次性分离杨梅素、二氢杨梅素、槲皮素和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11/32 | 2027-07-01 | 3 | 7 |
| 31 | CN202311638508.X | 一株抑制羊肚菌白霉病的Flavobacteriumfluviale菌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N1/20 | 2027-07-01 | 6 | 8 |
| 32 | CN202311707298.5 | 一株抑制羊肚菌子囊果白霉病的环状尼氏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N1/20 | 2027-07-01 | 6 | 9 |
| 33 | CN202311814019.5 | 一株促进羊肚菌原基和子囊果发生的隔离土地杆菌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N1/20 | 2027-07-01 | 6 | 8 |
| 34 | CN202410100743.X | 一种美国山核桃接种丽江块菌制备丽江块菌菌根苗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17/00 | 2027-07-01 | 3 | 7 |
| 35 | CN202410146512.2 | 一种美国山核桃接种云南硬皮马勃液体菌株制备菌根苗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31/00 | 2027-07-01 | 3 | 7 |
| 36 | CN202410238794.9 | 一种黑牛肝菌的野外种植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18/00 | 2027-07-01 | 3 | 7 |
| 37 | CN202410324036.9 | 鉴别李氏重楼的方法、引物、探针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38 | CN202410339332.6 | 鉴别滇重楼遗传纯合个体的方法、引物、探针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39 | CN202410436881.5 | 一种紫乐锦组培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8-07-01 | 6 | 8 |
| 40 | CN202410910850.9 | 一种罗汉松试管花卉的制作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7-07-01 | 30 | 7 |
| 41 | CN202410910762.9 | 一株航天搭载七妹羊肚菌菌株F411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N1/14 | 2027-07-01 | 3 | 7 |
| 42 | CN202411158719.8 | 一种驴蹄草复合群的栽培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22/60 | 2028-07-01 | 2 | 7 |
| 43 | CN202411166374.0 | 一种半荷包紫堇的栽培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22/60 | 2028-07-01 | 2 | 6 |
| 44 | CN202411244491.4 | 一种基于字典树的植物名称搜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G06F16/33 | 2030-07-01 | 2 | 6 |
| 45 | CN201510882376.4 |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A61K31/4035 | 2027-07-01 | 10 | 9 |
| 46 | CN202111513606.1 | Paeoveitol D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80 | 2027-07-01 | 6 | 8 |
| 47 | CN202310493268.2 | 中甸艾内酯B1-B17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519/00 | 2027-07-01 | 6 | 8 |
| 48 | CN202310557119.8 | 利用天然密蒙花色素染制玫瑰永生花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B44C5/06 | 2027-07-01 | 20 | 8 |
| 49 | CN202311234681.3 | 一种马齿苋半乳葡聚糖与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8B37/00 | 2027-07-01 | 6 | 8 |
| 50 | CN202411180259.9 | 一种显微CT植物样品制备和保存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G01N1/30 | 2027-07-01 | 3 | 7 |
| 51 | CN202411223010.1 | 一种基于适生区的植物种子采集推荐方法和系统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新一代信息技术 | G06F16/9537 | 2030-07-01 | 2 | 8 |
| 52 | CN202411420267.6 | 鉴别重楼属属级植物的方法、试剂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53 | CN202411441646.3 | 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鉴别李氏重楼的试剂、方法及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C12Q1/6895 | 2027-07-01 | 6 | 8 |
| 54 | CN202411463565.3 | 一种用于云南沉香组织培养的培养基组合及其应用和云南沉香组织培养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8-07-01 | 6 | 8 |
| 55 | CN201210439727.0 | 苯并吡喃三萜,其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J71/00 | 2027-07-01 | 20 | 8 |
| 56 | CN201410152569.X | 克罗烷二萜化合物及其提取物和其作为昆虫拒食剂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07/06 | 2027-07-01 | 20 | 9 |
| 57 | CN202110479022.0 | 双功能二倍半萜/二萜合酶LcTPS2、编码基因及其产物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12N9/88 | 2027-07-01 | 20 | 10 |
| 58 | CN201910108138.6 | 雪松醇合酶Lc-CedS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12N9/88 | 2027-07-01 | 20 | 10 |
| 59 | CN201210109715.1 | 米团花醌,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207/16 | 2027-07-01 | 20 | 9 |
| 60 | CN201910157770.X | Paeonilactiflorol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93 | 2028-07-01 | 5 | 8 |
| 61 | CN202011531215.8 | 草豆蔻中二芳基庚烷-查尔酮聚合物及其药物组合物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9/06 | 2028-07-01 | 5 | 10 |
| 62 | CN202210791401.8 | 一种离体培养获取水角纯合体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7-07-01 | 5 | 7 |
| 63 | CN202311308721.4 | 一种高山植物塔黄的组培快繁及离体保存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7-07-01 | 20 | 5 |
| 64 | CN202311254481.4 | 一种樱草试管开花诱导培养基及其在试管花卉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7-07-01 | 15 | 5 |
| 65 | CN202311361026.4 | 一种大理罗汉松的组培和离体保存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7-07-01 | 20 | 5 |
| 66 | CN202111486243.7 | 一种促进大根兰试管开花和结实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27-07-01 | 5 | 8 |
| 67 | CN201510299045.8 | 一种提高三七组培苗皂苷产量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H4/00 | 2035-07-01 | 6 | 10 |
| 68 | CN201610540892.3 | 一种三七种苗根系生物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N63/04 | 2035-07-01 | 6 | 8 |
| 69 | CN201810100495.3 | 帚状曲霉次生代谢物及其在制备抗真菌药物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307/33 | 2035-07-01 | 6 | 8 |
| 70 | CN201410145907.7 | 没药烷型倍半萜类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和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生物与新医药 | C07D493/10 | 2035-07-01 | 6 | 10 |
| 71 | CN202211002711.3 | 高山花卉绿绒蒿属植物低温萌发炼苗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22/60 | 2028-07-01 | 2 | 9 |
| 72 | CN202310273636.2 | 一种极小种群植物沧江海棠的繁育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31/00 | 2028-07-01 | 2 | 8 |
| 73 | CN202310754684.3 | 一种基于RTK 技术开展复杂森林植物群落样方调查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G01S19/43 | 2028-07-01 | 2 | 6 |
| 74 | CN202310890152.2 | 一种角蒿属植物繁育至开花的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G22/60 | 2028-07-01 | 2 | 9 |
| 75 | CN202311132555.7 | 一种滇藏玉兰种子快速萌发及繁育方法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发明专利 | 农业 | A01C1/00 | 2028-07-01 | 2 | 6 |